目前分類:影評資料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蒼生大醫Empyreal Doctor

導演:黃山、朱趙偉

演員:王剛、王茜華

中國 / 2008 / 92分鐘 / 普遍級

 
  • 劇情簡介

    夜深了,年邁的骨科大夫郭春園尚未休息,他正依據祖先傳下來的偏方及多年行醫經驗,想寫成一本書以留後世。此時送來一名斷腿的女舞者藍嵐,值班的醫生郭偉中是春園的兒子,他見事態危急遂主張截肢,卻為春園所阻,因為春園一向以患者為尊,若非山窮水盡絕不妄下截肢的療法,父子為此有了爭執。

    事後春園要妻子包餃子請兒子偉中及女兒偉鳳聚聚,偉鳳送春園一雙皮鞋,春園先是不接受,但偉鳳表示她只是想看看父親穿皮鞋的模樣,春園這才感動地接受了。

    由於春園是國寶級的醫者,醫院與上級領導將他的掛號費提高到一百元,這使得在深圳打工的外鄉人沮喪而回,春園極力爭取,院方才又將掛號費調回原價。事實上大家不忍春園體力過度負荷,何況他的左食指有癌症的病變。在一次女兒因時間已至下班時刻而將病人趕出後,春園大發脾氣,但妻子卻道出早年春園為了先出門醫治別人孩子,卻讓自己小女兒小鴿子延誤醫治而亡。春園自是十分傷心,但之前偉鳳曾因見掉入糞坑的患者而作嘔捏鼻,受到春園訓斥並要她寫檢討信,偉鳳照作了。因為春園認為能通過此關者才能成為好醫者。

    藍嵐的病情又惡化了,眾人又起截肢之議,春園及時阻止,最後偉中想起父親教導之法,遂願操刀手術,春園一旁指導,但因過度勞累,雖手術成功,春園也累倒了。送到醫院時幾乎已經沒有氣息,但最終春園又奇蹟似地活過來。

    二十天後春園出院立刻又開始為人看病。一名斷腿的女作家與他閒聊時發現枕頭下有紅包,春園未自己收下,如常地將之交給會計部門。此時一名叫王大義的鄉下人來找春園,春園以一帖十五元的藥治療了他,大義很感動,他原是賣了一條牛準備來治病的。

    生日時偉中提出醫院的財務問題,但春園認為一切都是公家的,甚至在選院長時宣佈了這件事,也交出了他手寫的那本著作。兒子沮喪提出辭呈,但春園已命在旦夕。最終偉中受了感動回到醫院,目睹藍嵐在舞台上亮麗的演出;也不收一毛錢為前來求診的大義母親醫治…。

  • 賞析

    在中國醫宗金鑑收錄有關骨科的書籍中,「正骨心法」與「傷科大全」是傷科重要的依據,許多跌打損傷的民俗療法,其實大多是依循這兩本書的帖方。

    本劇是以當代中國河南名醫郭春園為主軸,從而呈現了中國正骨手法的傳奇。故事中雖然多少提到了中醫的神奇,但大部份的情節依然放在人與人之間的對待,事實上這也是戲劇中最動人心弦的角度。

    透過郭春園的現在與過去的回憶,不僅整理出郭春園的一生及其悲天憫人的慈悲,最重要的是從春園的人生觀與態度,觀眾亦能感染到郭家相傳六代的醫者精神與古訓。影片中不講因果報應,卻處處鋪陳痕跡。春園在手術之後昏倒送醫,本已心脈全無生命跡象;編導在之後的場景安排卻是早期在老家的情景:一名富有的人驅車前來求醫並已奉上銀兩,同時另一名叫化子也登門求救,醫者衡量情況後向富人表示先醫窮人,後再至富人家醫治患者;富人先是猶豫,但因醫者堅決只好答應了。醫者的孩子看起來似乎就是春園小時候的模樣,他感受到那種為醫者真正的醫道精神。

    這場之後,春園就死裡逃生了,這似乎意有所指地呈現「祖先餘蔭」吧!這樣的鋪排是相當感人的,畢竟這是極致的人品與道德的完美呈現。現代社會中急功好利的情形在片中亦有指陳,但終究在這種人文素養的薰染中潰不成堤。

    反觀我們現今社會,由於節奏太快,許多人的思考方向自然會從利己開始,從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情操,人也就變得彼此冷漠甚至相互傷害了。本片的情節固屬傳統,其戲劇脈絡也有跡可尋,但迸現的人文精神卻是不可小覰的。

    黑澤明以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改編的「紅鬍子」曾讓三船敏郎獲得威尼斯金獅獎最佳男主角,影片也拿下了人道獎的榮譽,與本片相較其實是如出一轍的。「紅鬍子」不向權勢低頭,兼具西方科學精神,一切的對待也是天下蒼生;本片亦復如是。窮不是一種原罪與恥辱,身為一名醫者應該都得將患者放在平等的「人」的位階平台上,這不僅是一種原則,也應該是一種堅持。春園曾經在動亂的年代中醫治過鄧小平,但當春園被人提及往事,他卻淡然以對。編導將這份的生命觀點與對待,延展出一望無際的浩瀚氛圍,於是正義有了依歸,生命的期待也有了落腳之處,春園這名腳色也就更踏實地激盪在觀眾的胸懷之中。

    讓一名斷腿的女舞者保有她的雙腳,以期日後她能在舞台上再度綻放光彩,事件的設計是一個精彩的爆點,但片中並未交待藍嵐斷腿的原因;藍嵐的母親隨後趕來,雖出現兩三個鏡頭,但這名腳色的出現無助於對藍嵐斷腿的詮釋。

    或許是為了顧及主線的流暢吧,所有的聚焦都從春園身上著手,因此偉中與偉鳳都是單人出現,顯然地編導無暇兼顧到他們的下一代或其他家人,但其實將偉中的妻兒全部帶出反而更能襯托偉中的功利急迫性。但這只是另類的一些看法,畢竟全片整體的展現是相當完整而令人動容的。

    最後一場的催淚效果更佳。之前出現的大義牽牛來求診是一伏筆,最後其母來掛診時,春園已經仙逝。偉中自願為她看診,但老太婆自認付不起診斷費與醫療費,失望地離去。偉中早已感受到父親留下的醫德與精神,隨後追出,正色地告訴老太婆願意免費醫治她;同時也驕傲地宣示他是春園的兒子。

    於是中國古代的醫者精神在此又被銜接而延續下來,當觀眾見到偉中在夜裡揹起老太婆,堅毅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醫院時,幾乎沒有人不動容的。觀眾也由此體認了真正的品德教育;透過這部電影更能讓人感受到人格與品德的養成是在日常生活中洗鍊完成的。

    時代的脈動無時無刻都在變動,但人與人的關懷之情卻是恆久不變的。以前的生活面向比較單純,醫生受到的試煉與挑戰較不嚴苛。現代許多的陋規常因中國人特有的人性而大行其道,譬如開刀要送醫生紅包;或者痊癒之後心存感激亦以紅包答謝。從人情的對待而言,這是農業社會的現象;但在進入工商業社會之後,紅包文化的出發點與定義,其實都會變質的。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春園也經歷了這些試煉,他提起了古時候老家看病是在門口吊一籃筐,看完病有錢的隨意投錢,窮困的放置一些食物,沒錢的拍拍屁股走人亦無人攔你。春園以這樣的生命經驗告訴那名女作家,古訓如此慈悲為懷,他豈有收受紅包之理?春園將所有無法退回的紅包全數交給會計部門,日後作為病人醫治的經費。一種簡單但莊重的意識形態,提供了現代人無比的思維空間,其中的得與失很快就揭曉了。

    中國的影片常在世界影壇發光發亮,得獎的作品也都能呈現導演獨到的主旨詮釋與思維脈絡。本片算得上是一齣相當傳統的中國電影,言其傳統固然是在中醫的領域,其表現手法亦屬其中。倒是影片的背景深圳呈現的進步景況似乎也透發著某種訊息。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中國影片,本片是值得到電影院觀賞的佳作。

 

黃英雄

children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遇見一位好老師---琴韻心聲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督導長吳嫦娥

    當我們探討為什麼社會中有愈來愈多的兒童、少年對人施暴,不少研究已經指出:許多暴力行為的青少年其實也是暴力的受害者,因為它們往往長期暴露於一個充滿 暴戾的生活環境中,諸如家庭暴力、校園暴力及媒體暴力。身歷或目睹暴力的結果,不只可能因而衍生出暴力行為,還有更多的孩子會因此產生各種心理上的毛病 ,如恐懼症、憂鬱症或重大創傷後壓力症等。只是這些因生活在暴力環境下所產生的個人心理困擾常不為人所知。因此當我們以偏差或犯罪行為的角度看待少年暴力 行為時,我們便永遠無法切入問題的核心,更遑論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來幫助他們了。

 

    一個小男孩發現受傷的海鷗會小心翼翼的保護照顧他,但是在學校中惡作劇、挑釁、欺壓、說謊、打架的種種行為表現,卻是讓同學們厭惡、老師們頭痛的對象;如 此的差異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劇情之始已披露了問題的核心----父親對男孩的暴行。而每每此暴力虐待,都是在督促男孩練琴,始能在紀念其母的追思音樂會 上有所表現;此外,父親的許多要求及行止,刻意教養"必須傑出"的子女,完全不理會其身心感受和侷限,若言"望子成龍"或是暗示其應對其母意外墮崖死亡的 事件贖罪,這種處置手段是十分冷漠殘酷的。對於男孩來說:其願意忍受這樣的待遇。只因為導致母親死亡的罪惡感以及怕再度失去親人的恐懼感使然;我們看到男 孩經常興風作浪,令人生厭卻無奈,在面對傷害的陰影下,卻是驚恐萬分的小綿羊。如果我們只是以外在行為論斷,必定誤導了我們瞭解事情的真相。對於班上此特 異行徑的學生,諾老師在班級管理上確實也感困擾,然而他不會只以嚴厲管束或刻板化印象來處理,在面對疑問時仍察微知著、抽絲剝繭。充滿道德勇氣;直指父親 的錯誤;並獲得男童的信任。親子之間沒有打開心靈的枷鎖,不能坦然面對糾結的問題,則傷害和悲痛永遠沈淪,成為心魔無法釋放。就像諾老師所言:"愛恨常是 一線之隔,監獄不會使人更好"。


   根據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處理的受虐兒童統計:民國七十九年到八十五年間,共有5151件案例。其中加害人是父母親者就佔了百分之八十。主要的原因多是受到 環境的影響。其中婚姻失調就佔了一半以上。並且類似案件逐年增加,此數字也只是冰山的一角。不得不讓我們加以重視,劇情中也呈現各種角色:繼母鄰居校長同 學等,因個人的利害關係考量,並且誤認為"家務事"外人不便干涉,不願揭開德高望重者的面紗等錯綜複雜因素;倍增問題發掘及早其防範的困難,如何不造成二 度傷害而能彌補心靈的創傷,重建溫馨的家庭。需要大家有道德勇氣及處理的智慧,我國的家庭暴力防治法自八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公佈實施以來,許多的措施都陸 續在加強推展中。這個劇情是上乘之作,不僅對於社會中日漸扭曲的親子關係給予我們相當的警示,也是很重要的親職教育宣導教材。


children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遇見一位好老師---陽光依舊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督導長吳嫦娥


    社會科學中很有名的生態系統理論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亦即人們是不斷地適應多變的環境,他們改變環境也為環境所改變。在此交互往來中,若人們的需求、 能力及環境平衡狀態產生問題,就會產生壓力。所以對人們生活的轉變、環境的壓力、人際間的交往過程都有可能是壓力的來源。


    劇情描述在經濟蕭條的大環境中,一個單親家庭母子相依的故事,在面對經濟困窘,瀕臨破產的邊緣,這位母親如何尋求接濟、找尋工作;為生活打拼。使少年馬修 擁有一般孩子求學的生活。親子之間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接納。雖然馬修沒錢學習柔道、交餐費和最後必須進入兒童之家;但母子互信互諒的表達,令人感動。劇情 中最大的張力在於生活的壓迫導致母親偷竊及欠債,引發馬修與同學間的對立、父母輩的交惡;但透過諾老師的引導、說理及調解,使成人的恩怨得以化解、同儕間 可以互相關愛互助、鄰居間能夠雪中送炭、而親子間得以度過危難。


   馬修說對了:「我感覺日子難過,有時候懂,有時候不懂。」一個稚嫩的孩子怎會理解社會環境的變化可能帶給個人、家庭,學校以及鄰里之間的影響?因為整個社 會大系統影響到家庭、從而影響到個人。心理治療大師華特克曾說過:這世上並無"個人"這回事,個人只是一個又一個體制及組織的反應。如果不看系統連結,只 看個人,我們便會把人像皮球一樣,從一個體制組織傳到另一個體制組織,卻始終沒有人有球接著。


   同樣的事例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過程和結果:單親家庭母親為求生存,怨天尤人、充滿情緒憤恨,帶給男孩不安和恐懼;同學的欺凌和誤解帶來自尊的傷害。他可能逃 家或逃學因而中途輟學流浪在外。家庭、學校、社會可能再加上同樣的標籤,最終變成處在陰暗、自暴自棄,失去夢想的男孩。諾老師不訓誡、不說教,能適宜給予 機會教育,使處於社會邊緣學子學習助人為善、與他人分享生活、想法。激發人類原有的良善。諾老師除言語的引導、關切外,以抹頭、搭肩、關懷微笑的表情來表 現對學生的接納和鼓勵,令人印象深刻。


看似艱困的世界,令人感到無力及無奈,然而人卻有無限的潛力可以和環境對應;其中的差異在於如何看待生活的轉變以及環境的壓力。在生命轉彎中,永遠有契機,所以夜晚過後,翌日的陽光仍會帶來繽紛的色彩。

children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洪久賢教授


單親家庭的心酸與新聲

    經濟蕭條、失業率高,影響了生計,也使原本美滿的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中。父親經不起失業的壓力拋妻棄子而去,單親母親為維持家計而到處奔走,卻一無所獲。經濟問題往往是單親家庭所面臨最大的壓力,母子相依為命,單親的母親秉持著「孩子的家就是我」的信念,為了母子能相處在一起,忍辱負重,拼命的應徵找工作,但在一片經濟不景氣中,母親一再面臨挫敗,在患難中母子彼此照顧、相互扶持,共度困境,令人感動。


家長扭曲的價值觀,孩子耳濡目染

    片中查維的母親扭曲的價值觀-鄙視貧困的同學,當面羞辱同學的母親,因其無計可施而偷竊的行為,在孩子面前指責他人,此等缺乏同理心與同情心的表現,使得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變得短視近利,甚至醜化栽贓同學,但最後終究自食惡果。家長價值觀往往就在不知不覺中,深深的影響著孩子,因此在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這一環不容忽視。


教師透過教學活動,增進學生的了解與互動

    老師以「誰能告訴我這裡的特色」,同學回答:「失業」,再加上其平日觀察入微,使他馬上掌握當地學生家庭的處境與難處。教師循循善誘,促使同學們彼此關心,發揮同學愛,讓貧困學生體會到同學間分享用餐的溫馨。再者教師透過攝影拍紀錄片,依座號安排兩人一組,不留痕跡的期望馬修查維合作,期望透過團體活動,增進彼此的互動、了解與情誼。老師的用心,在馬修已離開他們到育幼院時,同學們一起觀看錄影帶的那份不捨,可見其成效。


無助的路上,幸遇良師,成為最佳的精神支柱

    一個被迫需到育幼院生活的孩子,難以割捨相依為命的母親,內心痛苦與掙扎溢無言表,抱著他所信賴的老師,無奈的問到:「人生為什麼那麼難過?」對於一個孩子,他如何能了解人生中的諸多無奈?老師巧妙地運用日蝕的例子鼓勵馬修,有時陽光被遮住而成為黑夜,黑夜是暫時的,陽光總會再現,意指這只是短暫的逆境,「孩子,勇敢的面對,等待光明到來」。雖然日蝕是大自然的現象,老師運用以闡述人生的際遇,深入淺出的讓孩子能體會其意境與涵義,教與學的題材就在生活中。


師生關懷,協助走出家庭陰影

    在同學們的努力下,終於使馬修的家庭解決生計問題,馬修得以回到大家的身邊。在這整個過程中馬修深深的體會了老師所提日蝕譬喻法,轉而對母親說:「你為什麼要躲在陰影下?來,走過來,陽光不是很可愛嗎?」

 

    成功的教師是讓孩子在生活體驗中學習,領略人生哲理,激勵孩子,勇敢的面對逆境,珍惜同儕的關懷與真摯的友誼,透過師生與同學間的互動,導正孩子的價值觀,柔軟人心,使人向善,「陽光依舊」照亮溫暖每個人和家庭。


children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洪久賢教授


面對殘障的孩子,幫助他重新站起來

    原本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間需面對半身不遂的殘酷事實,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常使人自我封閉,自暴自棄。扥瑪處處刁難母親,考驗挑戰母親,他所期望的不是特殊待遇,而是希望媽媽能像以前一樣的對待自己,從中肯定自己。老師了解扥瑪的心境,解鈴還需繫鈴人,「扥瑪必須先接受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才能開始學習」,老師引導學生先要接納自己,面對現實,方能走出陰影,快樂的學習。諾老師細心觀察,體察扥瑪,了解其需求,得到扥瑪的信任,以幫助扥瑪完成心願,拉近彼此的距離,使其臉上重新綻放笑臉。 


拓展學生的包容與關懷的胸襟

    克雷蒙屢次設計陷害扥瑪,例如用激將法促使扥瑪違法盜取電腦資訊,引誘他盜取CD等。克雷蒙蓄意陷害同學居心叵測,但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改變了克雷蒙,最後竟是克雷蒙在鐵道上救了扥瑪 


成功的教與學

    觀看本片可知教改推動時家長的阻力,不僅是台灣地區獨有,讓家長了解開放教育的意義,方能化阻力為助力。許多的家長看重孩子的學業成就,而且是狹隘的「主科的」筆試成績,僅在乎孩子考幾分,卻忽視了孩子的全人教育與多元智慧的發展。

    諾老師以讓孩子喜歡上學為己任,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是孩子主動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良方。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看重每一個孩子,努力了解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與特長,尊重孩子的決定,關心同學的需要,身教重於言教,藉以培養學生的民主素養與包容的胸懷。教師細心觀察,注意到每位同學的學習興趣與專長,因材施教,以此吸引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採個別化教學,激發孩子的潛能。

    老師教導孩子如何學習,如何一起讀書,一起生活,注重孩子的生活教育,遠勝於背誦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學習的空間不僅是在教室內,戶外、社區或透過電腦網路無遠弗屆,教師的教學進度需依學生的學習成效作調整,教材內容不僅止於仰賴教科書為規準,能活用的知識,方能內化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本片對於我國正在如火如荼的全力推展教育改革,無論是對教師或家長均帶來相當的啟示。


children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